5月29日,贺兰县新明渔业科技示范园王旭军像往常一样,用手机APP查看鱼池的水温、溶氧含量、水的PH值、水浊度、饲料投放量等参数。“园区内各个鱼塘边都安装了自动投饲机,鱼塘底部也安装了探头,如果参数不在正常范围,机器将随时反馈数据,并进行调整。”实现智慧养殖3年来,园区不仅节水30%,人力成本也降低了50%,亩均净利润5000元以上,实现了产量和效益双倍增。

近年来,银川市大力推广渔业物联网技术,在企业生产场区实现电子监控,通过物联网进行远程控制操作,智能化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。同时,大力实施适水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从水产结构、养殖模式等方面转方式、调结构。通过引进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槽等新技术,单位产量比过去的池塘养殖增加了3倍多。新技术、新模式的使用推广,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,还实现了粪便排污循环利用的生态环保效果。

在贺兰县光合小镇休闲农业科技园里,记者看到,上百亩的鱼塘上竖起了连片的光伏电板,这种水上发电、水下养鱼独特的“渔光一体”模式,不仅让空间和效益实现最大化,还能生产出清洁能源。目前,园区光伏发电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,再加上水产养殖、有机水稻、垂钓观光等项目,园区一年经济效益超过5000万元。园区负责人吴建平说,未来园区将通过建设光伏发电,推广智能水产养殖技术以及稻鱼共生,打造智慧能源基地、智慧农业基地,使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。

目前,银川市水产养殖总面积21.65万亩,占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,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7.2万吨,渔业总产值9.3亿元,水产品人均占有量35公斤,居西北地区首位。产品远销西藏拉萨,甘肃兰州、张掖,青海,内蒙古等周边省区市,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水产品集散中心。(记者 徐佳敏 实习生 刘娜)